兩人一路來到乾清宮外,黃通已經是有點微喘,心裡暗歎海瑞老當益壯。
待海瑞得黃通示意,才踏步入了乾清宮。
這是他頭次入乾清宮,他會試落榜,便是連皇極殿也未曾去過,海瑞微抬眼眸,見大殿上掛一匾額,上書:國事在勤!
禦案後坐赤色紅袍之人,想來便是隆慶帝,海瑞稽首大禮讚拜道:“臣外尚寶司丞海瑞,拜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!”
“卿家免禮,”隆慶帝溫和的開口。
“謝萬歲!”
隆慶帝頭次見海瑞,不由得打量起站姿挺立板正,麵色莊重的海瑞,處入目,額闊麵削,目光炯炯,蓄短鬚,約五尺一寸。
官袍青色略微褪色,衣袖口見毛邊,隆慶帝不由得暗自點頭,果然如錦衣衛彙報所一致,即為節儉之餘,卻不失為官之威儀。
“朕觀卿家履曆,卿家曾任淳安知縣?”
海瑞拱手道,“回皇上,臣於嘉靖三十七年任淳安知縣,嘉靖四十二年任興國知縣,嘉靖四十三年任戶部雲南司主事,隆慶元年任兵部主事,再調任外尚寶司丞。”
“嗯,”隆慶帝微微頷首。
縱觀海瑞的履曆,隆慶帝發現,海瑞為官期間,基本上都是平調。
知縣調知縣,主事調主事,就是現在的外尚寶司丞也是正六品主事調任正六品司丞,可謂是穩健。
在大明,不送禮的官員,基本上就是海瑞這樣的升遷調任模式,在一地知縣熬上幾年,接著調到另外一個知縣位,在熬上幾年。
這樣的熬資曆,對海瑞來說,正好,因為海瑞是一個真正踏實辦事的官員,每到一處,必定清丈田畝人口,地方的地主士紳是巴不得海瑞儘快調走的。
實在是油鹽不進。
“朕聞卿任淳安興國兩地知縣時,必定清丈田畝人口,嚴明律法,”隆慶帝開始慢慢帶入主題。
海瑞聽了,頓時明白了隆慶帝的意圖,點頭表示道,“臣處至淳安縣,便觀看縣黃冊,發覺淳安縣耕地多入士紳之手。”
“而平民百姓之家田畝逐日銳減,”海瑞說到自己的專業,氣質大變,“淳安稅賦卻也逐年遞減,百姓欠稅與日俱增。”
“臣便明察暗訪,”海瑞說到這,開始氣憤的道,“不查不知,越查,臣越發心驚。”
“擁田三四百畝者,而戶卻無半分繳稅!”
“貧田十數畝者,虛出百十畝稅差,致使貧者無一粒之收,舉家拋田者,讓人觸目驚心。”
海瑞說到這,再拱手道,“皇上,此現狀非淳安僅有,臣至興國縣,亦是如此,風調雨順尚且生民艱難,若災年到來,則**不止!”
“於是臣下令清丈田畝人口,按戶之人口土地,平稅賦,穩定地方,勸解拋地百姓歸返務耕,嚴明律法,打擊巧取豪奪等不法,於各鄉社扶持社學。”
“農閒之時,就近將鄉民徭役轉為地方修繕水利,縣衙徭役,則為縣城遊手好閒之徒承擔。”
“臣治淳安興國二縣,削減地方徭役攤派,穩定地方百姓,讓其休養生息,鼓勵地方士紳積極捐款修繕橋梁道路,以至商道不絕。”
“幾載下來,初見成效,至臣入京,興國縣百姓安居樂業,不複往日頹廢模樣。”
“嗯,”隆慶帝點頭讚賞,“卿家之所為,深得朕意,以卿家之見,觀高閣老之變法,以為如何?”
海瑞思索後道,“高學士之變法,臣有耳聞,各中詳情,臣雖不具皆儘,卻與臣在淳安興國兩縣殊途同歸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