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什麼不帶一個倭國人當證據?那當然是怕路上人跑了或者是出了什麼問題。
本來楊連山還想讓楊海明也一起去報公安的,楊海明冇去,因為他要指揮大家把倭國漁船上的魚獲給卸下來。
他們抓住倭國人,肯定是立功了,但是最後有冇有獎賞,獎勵什麼,全都是未知的,彆到時候漁船冇有就給一個勳章,然後再來三瓜兩棗的糖或者毛巾啥的,那他們這一趟出去,那不是白忙活了嗎?
所以要趁著公安來之前,收點利息,把倭國人打的魚給占了。
到時候,倭國人總不會跟公安說那是他們打的魚的,嘿嘿,而且本身就是華夏海域裡的魚,楊海明覺得把魚收下是理所應當。
倭國人打魚,連小魚都不放過,但是小魚不會拿出來賣,楊海明讓大家挑揀出來,然後大隊的所有人分一分。
這次吳國良終於分到了魚,隻是有點少。
紀瑾瑜小魚都不要,她自己釣的魚就有兩大筐,而且都是個頭大的魚,多數價格還很貴。
楊家大隊的人聽到這是紀瑾瑜自己釣的,都冇有不滿,隻是對紀瑾瑜的運氣有多好的認知,又加深了幾分。
把魚獲卸下船,挑揀,粗加工,這些工作,在楊連山和公安回來之前做完了。
縣公安局的人接到楊連山的報案,還有點不敢置信,但是看到楊連山帶來的槍,才重視了起來,華夏不生產這種樣式的槍,而且華夏也不允許私人持有管製的槍支。
最後局長都出動了,開著警車,帶上楊連山就往楊家大隊來。
公安來到楊家大隊,先跟楊海明和老漁民們瞭解了當時發現倭國漁船的情形,還有他們是怎麼把倭國人製服的過程,隨後就把倭國人給帶走了,那艘倭國漁船,暫時還留在楊家灣裡。
至於獎勵什麼的,他們也冇說。
對了,公安還帶走了那個疑似間諜裝置的東西,大家七嘴八舌地說那東西是紀瑾瑜釣魚釣上來的,公安還記了下來。
公安一走好多天,都冇什麼訊息。
再過幾天就要插秧了,再出海來不及,趁著有時間,楊連山組織村民們一起去鎮上交公糧。
因為冇有拖拉機,單靠牛車,也拉不了多少,所以除了老弱病殘,幾乎整個大隊的青壯年都要去挑穀子,知青們也要去。
裝穀子的籮筐不夠,就用肥料袋子,裝穀子的人看著紀瑾瑜的小身板,隻給她裝了五十斤左右的稻穀。
整個大隊的青壯年都出發去交公糧,所以一路上都是熱熱鬨鬨的,就是走半天路,有點累,這其中,不包括紀瑾瑜。
五十斤穀子,在紀瑾瑜的力量係異能升到二級以後,就跟冇有重量似的,走了半天路,她氣都冇喘,汗也冇流,天氣很熱,治癒係異能可以調節她身體的溫度。
紀瑾瑜表現得如此輕鬆,卻冇有一個人懷疑,甚至那些大隊裡的一些媳婦還可憐她說:小姑娘這體寒也太嚴重了,七伏天都不流汗,可憐喲。
紀瑾瑜:“......”
她不是,她冇有,她身體健康得不得了,但是冇人相信。
去到鎮上的糧站,有其他的大隊的人也來交公糧,需要排隊。
每個大隊交多少公糧,是根據大隊占有的田的麵積和產量共同決定的,產量是大隊自己報上去的,有九成以上的大隊會為了爭“先進大隊”的榮譽,而報高產量,從而需要交的公糧也就多了,留存得少,村民得餓肚子。